![]() |
請問何謂"六板"? |
發表回覆 ![]() |
頁 12> |
發表人 | ||
jain0123new ![]() 見習會員 ![]() 註冊時間: 2005 Jun 01 狀態: 離線 積分: 14 |
![]() ![]() ![]() ![]() 發表: 2006 Oct 31 10:08am |
|
請問何謂"六板"?
是怎麼樣的樂曲形式呢? 是怎麼樣的風格呢? 特別之處在哪裡呢? 謝謝!~~ |
||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
看來六板隨想成為指定曲後,影響力不小啊......
關於六板(也有稱為八板的),這裡就已經有些討論了: 六板與八板 主旋律是 33 62 1 ... 然後加以變奏。 下面是網上找來的: 《老六板》 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爲古老的民間絲竹樂曲調。又稱《老八板》。流傳地域較廣,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稱爲《十八板力》,在內蒙地區稱爲《八譜》或《八音》。江南絲竹、西安古樂、山西八大套等樂種中也包含此曲。其變體繁多,但唯有江南絲竹中才存在由《老六板》系列變體組成的曲體“五代同堂”,其系列爲:《六板》,《快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以《六板》爲基礎“放慢加花”,將節拍逐層成倍擴充,速度逐層放慢,逐漸加花形成新的曲調變體。在民間較多是把《中花六板》和《慢六板》作爲獨立樂曲演奏 。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附編《初學入門》中曾載老六板,改名爲《虞舜薰風操》。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jain0123new ![]() 見習會員 ![]() 註冊時間: 2005 Jun 01 狀態: 離線 積分: 14 |
![]() ![]() ![]() ![]() |
|
謝謝你,百鳥朝鳳!
|
||
|
||
![]() |
||
larry15520 ![]() 初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7 Mar 16 狀態: 離線 積分: 86 |
![]() ![]() ![]() ![]() |
|
我練過一首絲竹
六版隨想 是滿難的... |
||
|
||
![]() |
||
acepno ![]() 新進會員 ![]() 註冊時間: 2009 Apr 07 狀態: 離線 積分: 2 |
![]() ![]() ![]() ![]() |
|
請問 有江南絲竹<中花六板>總譜吗?
acepno@gmail.com thanks |
||
|
||
![]() |
||
孫心裁 ![]() 特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0 Aug 21 狀態: 離線 積分: 10252 |
![]() ![]() ![]() ![]() |
|
>在民間較多是把《中花六板》和《慢六板》作爲獨立樂曲演奏 。
>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附編《初學入門》中 >曾載老六板,改名爲《虞舜薰風操》。 《花六板》也就是<宮燈舞曲>, 可能比《中花六板》,《慢六板》(《虞舜薰風操》)...... 更為人知 |
||
![]() |
||
zheng419 ![]() 中級會員 ![]() ![]() 註冊時間: 2006 Jan 29 狀態: 離線 積分: 381 |
![]() ![]() ![]() ![]() |
|
虞舜薰風操就是老六板?
驚訝...... 這名字聽起來好像古琴或瑟之類的樂器的曲子 有點不能跟以前學過那首連在一起~ 以前古箏初學時學過一首"宮燈舞" 不知道不是這裡提的宮燈舞曲? 旋律我現在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
||
|
||
![]() |
||
孫心裁 ![]() 特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0 Aug 21 狀態: 離線 積分: 10252 |
![]() ![]() ![]() ![]() |
|
|
||
![]() |
||
zheng419 ![]() 中級會員 ![]() ![]() 註冊時間: 2006 Jan 29 狀態: 離線 積分: 381 |
![]() ![]() ![]() ![]() |
|
感謝孫老師詳盡的解說,增長不少知識呢~~
我是看了以下這兩句才以為《虞舜薰風操》就是老六板..... quote: quote: 老六板似乎一向都是我們學校琵琶的第一首曲子...... 以前聽老師說過,萬壽無疆其實就是鷓鴣飛,是因為曲名不吉利而改名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 感覺國樂中因政治因素而改名的曲子真不少 |
||
|
||
![]() |
||
Lin.C.S ![]() 高級會員 ![]() ![]() 註冊時間: 2001 Oct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12 |
![]() ![]() ![]() ![]() |
|
quote: 「倒」是江南民間「借字」的轉調樂理用語,去工代凡,取工凡顛倒之意,原稱「倒頭」,台灣北管亂彈中亦有此名稱,如「倒頭風入松」。清代江西胡琴腔(老的二黃腔)屬亂彈之ㄧ,傳入江南時,曾經歷經高腔、崑腔、亂彈合班的時期,到了乾隆末,高腔和崑腔失勢,藝人專唱亂彈,亂彈興盛時,南下福建再傳入台灣,即是台灣北管的亂彈(福路、福祿、舊路),因此在台灣的北管亂彈中亦保有江南的音樂名稱。 林江山 |
||
林江山
|
||
![]() |
發表回覆 ![]() |
頁 12>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