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2000年台大國樂團"暑期巡迴公演"音樂會 |
發表回覆 ![]() |
頁 123> |
發表人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發表: 2001 Mar 30 1:38pm |
聽2000年台大國樂團“暑期巡迴公演”音樂會 文:孫沛元 (2000/07/10) 這場音樂會於2000/7/9晚間於鳳山的國父紀念館舉行。場外飄著毛毛細雨,場內的觀眾人數倒是還算可以。 說到台大,話說當年站長投考大學,分數出來後便選填志願。依照分數,是可以成為台大人的,當然科系就不甚滿意了。所以後來就選系不選校,跑到了南台灣的高雄來讀中山大學。如果當年是選擇進台大的話,也許就有機會參與這樣的巡迴演出,不過應該就不會踏上以國樂為職業這條路了。 好,言歸正傳。這場音樂會,在音響效果方面可能不是很好,原因是因為這個舞台不是音樂會專用的,沒有反響板反而有著厚重的絨布幕,效果自然不好。另外幾首用到麥克風的也不好。麥克風不知道是因為接觸不良還是線路有問題,聲音斷斷續續的,相當惱人。 樂團出場後,整個的編制上算是中大型的,BASS只有一人是少了些。有些女性團員的演出服不同,不知道是何原因?座位排列上,則似乎是以台北市立國樂團為藍本。人數也相當接近。 第一首是『春節序曲』,開場的氣勢相當不錯。不過由於場地音效的關係,接下來的部份,弦樂顯得就比較吃力了,在音準以及融合度上面都比較容易顯露出破綻。據說當年中央錄製此曲時,也是吃足了苦頭。 第二首『葬花吟』,處理的速度偏快,個人覺得有些沈不住氣,不夠深情。特別是二胡組主旋律,若能再從容些,更投入些,就好了。 再來是笛子的『秦川抒懷』,笛子主奏表現一般,台風還可再琢磨一下。 第四首是彈撥樂的『林中小憩』。彈撥組的表現相當不錯,水準也蠻整齊的,柳琴的快板很穩健,就是定弦偏低了些,揚琴也很有架勢,琵琶也頗為優秀。Cello的動作也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巴烏吹得不錯,雖有小砲但瑕不掩瑜。加鍵巴烏筆者沒有見過幾把,好的更少。這把聽起來似乎不錯。 第五首是二胡的『秋韻』,大樂團伴奏版。此曲筆者也曾演奏過二胡獨奏的版本,故頗為熟悉。主奏二胡即是先前的指揮,演奏二胡的台風頗為穩健,但就是穿著指揮的燕尾服拉二胡,看起來很彆扭。前後都有空檔的情況下,似乎應該換換衣服。秋韻的二胡部份,處理上中規中矩,直來直往,比起一般常見的詮釋方式,少了那麼些『黏』的感覺。演奏者的運弓以及運指都功力十足,加上又能擔任樂團指揮的任務,可以說是相當難得的。 下半場第一首是琵琶協奏『草原小姐妹』。主奏者是位似乎有些害羞的漂亮女生。此曲的樂隊部份大概是今晚最吃重的了,在許多部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無法一氣呵成。琵琶主奏的部份,失誤不多,但是若能更投入些就好了。樂曲的某些片段處理的較為斷離,也是比較不習慣。 第二首是笛子獨奏『深秋敘』,這大概是全團實力最強的團員吧?一開始的慢板,笛子的音色變化以及細微之處,在在顯現出演奏者累積多年的功力。中間還有一段循環換氣,也吹得相當好,不讓專業演奏者專美於前。快速吐音的部份,稍顯急促,失誤就多了些,想必演奏者也很懊惱吧?整體來說,此曲的演出可謂具有職業水準! 壓軸曲目是大合奏『難忘的潑水節』。此曲近年來大受歡迎,各團爭相演出。高市國也剛於最近與劉文金先生合作的音樂會中,以此曲為壓軸演出過。 前段的處理較慢,對於弦樂來說是有些暴露短處的感覺。女聲部份的麥克風音量過大,加上唱得有些緊張,聽來相當不平衡。嗩吶組在此曲增加了人手,好像是加了大G以及次中嗩吶的樣子,看不太清楚,不過由於音準未能統一,效果反而不如先前兩高一中的組合。 整體樂隊的部份,相當投入,也許是樂曲本身讓人投入,或者是由於比賽熟練的緣故。後段女聲獨唱的部份,改由一位男團員以假聲演唱。這個作法個人覺得很值得商榷。改為男聲獨唱我個人是覺得還可以接受,但是硬要用假聲唱到女高音的音高,聽起來就真的很突兀了。 安可曲為『駿馬奔馳』,『甜蜜蜜』,以及『難忘的潑水節』後段。其中甜蜜蜜似乎調門太低,唱的部份不容易發揮。當然忘了開麥克風也是一個原因。 整體來看,台大國樂團給人的感覺是相當有制度,也相當有自信。從歷年來比賽以及音樂會所選擇的曲目來看,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有些大學的國樂團規模很小,像這樣的曲目是永遠不可能觸及的。所以身為台大國樂團的團員,在這方面是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可以有機會演練到具有相當深度的樂曲。 而且,在這麼一個大型團體中,人才備出的情況下,較之小型團體,更具有社會化的特質。除了在音樂技藝等方面的切磋琢磨以外,在人際關係的處理方面,相信也是比小型團體要來得更有收穫些。 作為一流學府,台大國樂團的表現可以說不負盛名。只是在曲目的選擇方面,筆者建議有時候也可以換換口味,不要一直用大塊文章。因為對於樂團來說,一些篇幅較大的樂曲,除了要花費更多時間排練以外,演出的效果有時候卻不見得很好。最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樂曲整體的連貫性難以持續。而有些片段則的確是超出了技術能力所及的範圍,演奏起來無法完整呈現整個作品。 大塊文章多了,其他團員擔綱的機會就少了。就管樂來說,高笙吹得相當好,嗩吶也頗具水準。相信其他聲部也有不少團員有能力擔任一些獨奏的曲目。如果減少一些長大篇幅的曲目,大家便能有更多獨奏機會,相信對於技藝的提昇,也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從社團角度來看,這是一場相當棒的音樂會。至於筆者上面所提及的一些問題,也許有些似乎過於苛求。只是對於有著自我期許的台大國樂團來說,超越社團層次的一些要求與建議,應該也不為過吧?希望台大國樂團能夠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來年再來高雄的話,筆者有空一定會去欣賞的。 http://suona.com/music/mu000710.htm ---- 系統轉貼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1】Annier 迴響:7/10/2000
我也去聽了同一場的音樂會....在鳳山的那場 因為部分因素...並沒能準時的到達~從第4首節目才進場~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大概就是難忘的潑水節男聲用假聲唱的那段~ 真的太太太......天才了~ 怎麼會想到要那樣唱? 有點像絕代豔姬..... 草原的話.....那個琵琶彈的算不錯了.... 只是樂團...挑的版本好像不太好..樂團感覺上很吃力~ 對了....孫老師提到說有些女性團員穿的衣服不一樣 如果我沒想錯的話 那些衣服不一樣的人不是台大的.... 是別的學校去支援的吧~!.....(有看到師大的) 整體來說.....我覺得今年比去年的演出好~ (可能場地也是影響的因素) 去年的場地又比今年的要差......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2】笙情 迴響:7/10/2000
有關於草原版本的問題,Annier,你聽的出來是誰改的嗎?? 是彭修文那一版還是他們團中哪位改編者改的? 假聲阿...ccc,好難想像一個男生唱潑水節..還用假音.. 真想聽看看...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3】liuqin 迴響:7/10/2000
哈哈 說到這個用假聲唱歌的男生 我想我知道是誰了.... 原曲選用女聲獨唱自然有其音色上的考量 改用男聲用假聲唱 音色上會有相當大的不適應 這就好比梁祝改用大提琴拉的感覺類似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4】百鳥朝鳳 迴響:7/10/2000
草原小姐妹應該是彭修文版本的吧?錄音的樂隊很小,可能有些聲部缺人,聽起來效果是不太一樣。 Liuqin 所提及的用大提琴拉梁祝,應該是指與小提琴拉相同音高吧?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5】笙情 迴響:7/11/2000
Suona兄"指教"人果真高竿...,沒看到一個髒字^^...拉相同音高??ccc.... 如果演的是彭修文改的那一版,那的確是不好演..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6】liuqiu 迴響:7/11/2000
其實同不同度的音高倒是無所謂,重點在不同樂器產生不同音色的問題。比如說,同一把小提琴G絃與D絃拉同一個音高的音,音色上就會有所不同,也因此演奏上就會有不同的表現,大提琴與小提琴也是一樣。 再回到潑水節,潑水節那一段應該是女聲獨唱,而且這個女聲的音色應該類似甜美(這個形容詞有點不太準確表達)的音色。這個“成見”主要來自我們對於【人泰】族音樂以及文化的印象。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7】liuqin 迴響:7/11/2000
前幾天才剛剛把廣播樂團的那張草原小姐妹拿出來聽了一下,錄音有點不太好,把廣播樂團的音響錄成那個樣子,很難想像。 記得大約十年前在北市國兼任的時候,剛好遇上何樹鳳第一次來台灣與北市國演出這首曲子,演出當天何小姐竟然“背錯譜”,很難想像一首演到“魂瑩夢回”的曲子還會背錯段,有點尷尬...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8】笙情 迴響:7/11/2000
"人泰"族??liuqin(還是該說是liuqiu??ccc)兄,太佩服你了~~~^_^ 你說的是這個字吧~~~~傣(ㄊㄞˋ),一般人以為唸(ㄉㄞˇ)是錯誤的... ccc...外國留學回來的學生,國文程度都會比較差嗎??(開個玩笑~~@_@) 草原小姊妹中的錄音,在我介紹唱片錄音版本中就有提到中廣的這個錄音,當時聽到真的頗不習慣,聽久了倒也相安無事... 對於潑水節的女聲,liuqin兄似乎受古帛的女聲影響較大,偏向甜美式的行腔唱法;我呢??無所謂..唱的出來我就聽^^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
百鳥朝鳳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00 Aug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068 |
![]() ![]() ![]() ![]() |
【9】liuqin 迴響:7/11/2000
唸【逮】音似乎是很多人都這麼念,唸【泰】這個音是注音的歸類,孰對孰錯也很難說,搞不好是那個編注音輸入法的人自己搞不清楚就有邊讀邊也說不定:-)。對於少數民族族名的稱呼,有時在中文字上也很難清楚的記錄下來,這幾年台灣的原住民也有“正名”的情況,這些名字要用中文字用國語發音正確的記出,可能有點困難。 另外對於音色的想法,笙情說我受到古帛版的影響,事實上有點反過來了喔。個人接觸到這首樂曲或者說是西南音樂的認識,都在錄這張唱片之前,所以我之所以認同這個女聲獨唱的音色表現應該是建立在雙方共同的認知上,而不是受到她的影響。如果笙情對於西南音樂風格有不同的想法,那我們自然就不會有一定的共識了。 ---- 系統轉貼 |
|
用力回應是一種美德
|
|
![]() |
發表回覆 ![]() |
頁 123>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