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琴四重奏之華樂發展困境 |
發表回覆 ![]() |
發表人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發表: 2001 Mar 30 1:28pm |
胡琴四重奏之華樂發展困境 文:琴聖 2000/01/09 1999年12月12日,新加坡華樂團呈獻了一場被本地華樂界列為『前所未有的音樂會』-胡琴四重奏。其樂器組合是完全按照傳統西洋弦樂四重奏的模式,並採用中國拉弦樂器高胡,二胡,中胡與革胡。由于本地華樂團自八十年代起改用大提琴,革胡這個樂器在新加坡已相當罕見。在國內,還適合演奏的革胡估計不超過五把。胡琴四重奏成員潘語錄先生因考慮過音色融合度的緣故而決定採用革胡。 ---- 系統轉貼 |
|
![]() |
|
dirfang ![]() 見習會員 ![]() 註冊時間: 2004 Jul 04 狀態: 離線 積分: 17 |
![]() ![]() ![]() ![]() |
個人覺得:不只是胡琴四重奏,就連一些近年來所謂的得獎作品,可能是我的音樂資質太差,真的是聽不太懂。
這些曲子讓我感覺都有許多創新的『音響效果』,但是傳統的影子似乎都模糊掉了。 國樂的特色不是比較偏『旋律取向』嗎,這一類的曲子在聽完之後,旋律是什麼?好像腦中一片空白,或是哼唱不出來。 不過,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些創新的作品也是一種嘗試,不管會不會像『金蛇狂舞』、『新年樂』、『歡樂歌』等一樣地流傳下來,都是值得鼓勵的。 嘗試創新的行為個人覺得肯定,至於創作出來的作品我也不會取否定他的價值,但又不想昧著良心去肯定他.... 畢竟,真正優良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
|
|
![]() |
|
楊濤濤 ![]() 特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4 Aug 21 狀態: 離線 積分: 1631 |
![]() ![]() ![]() ![]() |
如果能演奏出象小提琴弦樂四重奏那樣的效果也不錯﹗譬如莫紮特的弦樂小夜曲﹐可惜國樂中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也許是我還沒有欣賞到的緣故。
|
|
交流與提高
|
|
![]() |
發表回覆 ![]() |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