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您有一個70人的專業國樂團 |
發表回覆 ![]() |
頁 123 7> |
發表人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發表: 2001 Mar 29 9:25pm |
如果您有一個70人的專業國樂團 文:peterkim 1999/12/31 如果大家手上可以管一個樂團,人數限制70人,大家會怎麼編制您們的樂團呢???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1】阿凱 迴響:2000/7/4
天啊!…… 簫和新笛只讓一個人吹,請問你有沒有同情心啊?^_^ (kidding) 大部份的曲子的確只要一把,而且都只有幾聲,但是………… 說真的,在某些曲子不是很夠,吹簫和新笛比曲笛和梛笛累,如果70個人只有一把,聲音一定會很小,故,可多一些吧! 求求您多點啦!老爺!別壓柞我們了!!!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2】百鳥朝鳳 迴響:2000/7/4
笙情的前提是『專業』國樂團,一把也許有些少,但是必要時還是有用處的。專業吹新笛的通常比起一般社團的新笛音量來得大許多。除了演奏技術以外,樂器的不同以及品質有時候也是個關鍵。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3】笙情 迴響:2000/7/5
如果你吹新笛,你應該會發現目前大部分作曲家寫新笛譜的時候,大都都只是和聲式的蒙混寫法,如果樂團真的有70個人,大家一起卯起來操的時候,三把新笛你還是"聽攏無"的....作曲家如果真的要表現新笛的音色,目前大部分的手法都是用Solo或搭配笙ˋ巴烏等個性比較溫和或獨奏音量較小的樂器,這跟新笛的特色也有關^^ 總之,作曲家和指揮的配合,也是一大重點...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4】liuqin 迴響:2000/7/6
一般在樂曲的配器上 音色的安排相當的重要 在音色連結的過程當中 柔和的音色(低頻相對強度較大)比較能夠發揮作用 這種柔和的音色在聽覺上或許不是十分的明顯 但對於整體音響卻有膠結的作用 新笛基本上就擔負這個任務 不過早期的新笛音量不大 在笛子組當中很難產生作用 廣播樂團改用以塑料來做 音量就大許多 實驗國樂團曾經以木製的長笛來演奏新笛聲部 也有不錯的效果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5】百鳥朝鳳 迴響:2000/7/8
塑料....以前也看過一些用PVC水管作的笛子,震動是蠻大的,但是音色有些空。 前些日子李鎮來團裡,他的笛子說是用玻璃鋼作的,我想應該就是玻璃纖維吧?音色則偏向明亮,比PVC好一些,但是還是缺少竹子的共鳴音色。 木製長笛到還沒有親眼見過,只有看書上有圖片。自己倒是有木製的洞簫,音色也與竹製的頗不相同。但是還可以接受,音量也蠻大的。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6】阿凱 迴響:2000/7/10
謝謝諸先進的意見! 是的,如「節慶歡舞」前面,真的沒什用,但中轉d時就如老師說的,成了一小段的solo,和bass&二胡來個小小的過門。但之前在演「江波舞影」和幫盧志東老師伴奏飛花點翠時,都只有一枝,惑覺真的很吃力。 致於pvc做的,劣者有聽孫新財老師提到過,孫新財老師是這兒的常客,他對此有一番見解,如果他看到,一定會為我們介紹。 另外,台中的華夏樂器老闆林先生他說可用一般笛子(六孔)不鑽膜孔試試,他八月去大陸就會做幾枝回來,效果如何劣者會在試用過後和各位先進報告。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7】百鳥朝鳳 迴響:2000/7/10
其實只有一支的時候,自己覺得音量不夠,可是台下的聽眾也許聽得很清楚喔!像是簫也有這樣的特點,穿透力很強。 以前就曾提起過,琴園的林谷珍先生就有製作一批新笛,吹孔以及竹材接近於大笛,效果不錯。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8】笙情 迴響:2000/7/11
盧志東??阿凱..你是嘉義人吧..那裡是他的勢力範圍... 基本上在國樂團裡,音量小並不等於聽不到;由於國樂器音色的關係,很多樂器即便很小聲,穿透力卻不會輸給其他的樂器(當然,這是指所有演奏員水準平均一致的時候),以合奏來說,你說的節慶歡舞,中央就是用低音大笛來吹,已經聽的很明顯;即便是北市國錄音的版本,也沒有感覺到新笛被蓋掉,就如liuqin所說的,他肩負的責任是音色的承接,或許聲音小些,但是你一定會感覺到他的存在... 在大樂團裡如此,如果在小樂團反而為人伴奏很吃力,可能有兩點因素: 1.個人功力不足,當然,有一部份要怪罪於國樂器的粗操... 2.伴奏的觀念,不是搶主奏的風采;讓人聽得到和為人伴奏,是不太一樣的觀念...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
【9】笙情 迴響:2000/7/11
說到華夏樂器行,老闆也是很久沒看到了.... 如果一般竹笛不鑽膜孔,我覺得可能第一個會遇到共鳴的問題,音色上的特質可否擔任音色承接的這個角色,可能很爭議...不過,如果真的可行,也未必不是一條不能走的路~~ ---- 系統轉貼 |
|
歡迎光臨吹鼓吹小站
請多多參與本站的各項交流活動,踴躍發言! |
|
![]() |
發表回覆 ![]() |
頁 123 7>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