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評楊金鋒<析論中樂理論之一均三宮> |
發表回覆 ![]() |
發表人 | |
孫心裁 ![]() 特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0 Aug 21 狀態: 在線 積分: 10173 |
![]() ![]() ![]() ![]() 發表: 2019 Jun 17 7:23pm |
2012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評論》第二十三期 (孫新財評注) |
|
![]() |
|
孫心裁 ![]() 特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0 Aug 21 狀態: 在線 積分: 10173 |
![]() ![]() ![]() ![]() |
總 評 首先,作者用了許多學院派式的定義模糊不明之名詞。 讓讀者聽來,像是一篇外文的翻譯。諸如: (寬廣的)面向、觀照面向、需求面、表象、現象界、現象觀察、對象物、回歸到現象、思想實體、思維的框架、理性主義思維、認知蘊涵律、碰撞與雜揉、藝術符號、符徵、符實、符旨、符號概念、共同屬性的表徵、指向、符號的意涵、符號概念、文化現象的符號、現象的符碼、(符號)指涉(思維)、指稱、歷史痕跡、歷史脈絡、邏輯性的理論法則、人文意義(稱名法)、人文產物、文化意涵、人文意指、一般音階、樂音符號、表現性符號特質、人生觀的映像、文化意義、文化沉澱、人文思想、人文意指、樂音符號系統、法則理論、結構基層、普遍存在的情感、音律概念、音律應用、固定音準、固定音律、固定標的、維度單位量、空間概念、兩音程等距離、以名代實、音律協調、思維建構、聽覺認知、理論的嚴肅性、縝密邏輯性、感知或文化判斷、感知經驗、群體的音感反應、樂人的血液、平均概念、意識行為、(深層)記憶印痕、社會環境及歷史文化的痕跡、樂種的痕跡、記憶的完美感、深層記憶、模仿表現、非意識動機、音樂文化流散(diaspora)融合、均衡間距、先天直觀/經驗直觀、認知蘊涵律、意念表達、階層概念 聲名關係、比例關係、度數關係、倫理架(結)構、樂音倫理體系、演奏體制、關係體系、樂音體制、樂音體系、音律體系、音律結構、音律關係、(樂音)倫理關係、樂音倫理意義、樂音倫理之道、樂音倫理體系、階級倫理概念、樂音組織、組織關係、音樂本相、樂音運動形式、定義的中國、 聲名組織、聲名系統、音高的組織關係、樂音組織(概念)、思維框架、邏輯框架、理論框架、通則性的理論系統、(純)理論架構、純化後的理論、樂音架構、音組織結構、結構層次(相鄰「七聲」?)、自然七聲結構、樂音組織的結構基層、音律結構、結構層次(相鄰「七聲」?)、音調形式、部分條件、實務所需的調動、基礎音、 其次,本文作者以「一均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為研題﹐卻雖對西樂史、西樂理多所闡發。譬如: 什麼是:「自然音階」? 什麼是:大調(式)? 小音階的種類? 什麼是:「調、調式、調性、調性音樂、調式音樂」? 什麼是:「轉調(Modulation
)、 關係調(relative key)、相對調(opposite)、調式交替(intershange of mode)? 小調(式)是獨立的調式?還是大調((式)的平行調 什麼是:絕對音感/相對音感? 什麼是:固定音名/首調階名? 希臘七調式、正/副調式為何? 什麼是:古希臘三種自然四聲音階(Diatonic Tetrachord): 何謂:「常現音」、「尾音」、「結音(終止音)」、「借用音」? 但對與本題相關的諸多論題﹐如下之所示: 何謂「均(Key調)」? 「均(Key調)」與「調式(音階)」之區別何在? 「聲調」與「調式」之區別何在? 「聲調」本質為何?的各種主張 「聲調非調式」之論據為何? 「之/為調名制」的本質為何? 「一均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是黃翔鵬的發明?還是發現? 西洋有無類似理論或事實? 「一均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與「均/宮/調(式)三層次觀念」的關係 「一均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有那些反對理由? 何以見得「一均」只有「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 是那「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 燕樂的同均四聲調是不是四宮? 對「一均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有那些誤解、誤用?......等﹐卻確著墨不多。
此外,本文有著許多根本性的重大錯誤如下: 1、 囿於俗論舊說,把正聲/下徵/清商三音階,以「樂種」為名,稱為:「雅樂/清樂/俗樂音階」。 且與黃翔鵬的三宮,硬扯到一起——所謂:”涵蓋三種不同「樂種」的音調; 以致本質上竟不同於”晉·荀勗泰始笛(及陳仲儒琴上三調)的「三宮」” 。 又硬將黃翔鵬的三宮,與”三相同的五聲音階”扯到一起! 2、 誤解《宋史》的”釋十二均在解釋十二宮/調”,而誤認:”「宮/調」與「均」,有「通假」之意”。 3、 通篇”將「均」—「七個」(相)鄰接的五度相生樂音,稱為「自然音階」” 所謂: “「均」﹐相當於西方的 但又將:”大音階diatonic
scale、古希臘最早出現四聲結構、三種樂種的音階”也稱為:「 以是乃有: “表面上,五度 ” 要求彈奏一組「自然音階」,得到的答案不會只有一種” “ 大音階dorian scale是一種「自然音階」,但它也不能代表「自然音階」”
“進入(大小兩音階的)「調性音樂」時期,才出現以 “三種樂種的自然音階具有倫理結構” ……等,觀念混亂到語無倫次之說!
4、多次提到「純理論」一詞,可見完全不知:”無論古今中外,都有同均多宮(多音階)”此「事實」! 5、誤認下徵是徵的低半音。 6、囿於俗論舊說,把Tonic(主音),與”起音、中心音、常現音、重拍音、長音、曲調中(軸)心音、終止音、”混為一談! 7、奢談與「同均三宮」無關的什麼:”西洋「調式」音樂發展為「調性」音樂的過程” 8、將論題與「同均三宮」無關的「律制」——如大/小全音間的「音差」硬扯到一起! 誤認:“一「均」,會因為各律間隔差異,未必能夠同時適用於:正聲調、下徵調、清商調等三種 9、對民間七勻孔律有著前後矛盾的認知 一會兒說:”泰半依照笛師的演奏技巧,在追求完善協調感的目的之下,於演奏中微調音高。” 一會兒又說: ”對於從小聽慣這些(七勻孔律)音樂的人而言,沒有哪一個音是不準的,也沒有哪一個音程的感覺是怪異的” “雖然(七勻孔)「笛律」不被視為一種 10、一會兒說: “「一均三宮(及三不同七聲音階)」的論述﹐係上世紀才完備” 一會兒又說:”近來常見,在中國音樂的 11、對何謂「相對/絕對音感」認知不清! 12、一會兒說:”調性音樂(tonality)就是指:大、小調(式)音樂”。 一會兒說:” “「調性」一詞表示:在 ”調性音樂時期,才出現以自然「大音階」表示「自然音階」的作法。” |
|
![]() |
發表回覆 ![]() |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