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七調究竟是一均還是七均? |
發表回覆 ![]() |
發表人 | |
孫心裁 ![]() 特級會員 ![]() 註冊時間: 2000 Aug 21 狀態: 離線 積分: 9841 |
![]() ![]() ![]() ![]() 發表: 2017 Nov 15 2:17pm |
陳老師趙老師好 最近接到尊敬的律學前輩 您所寄的來信與聲頻, 包括前此您為我所制的三枝勻孔笛在內, 都是有關於「翻七調」與「七勻孔律」問題的, 其實我對此兩問題 都早有注意,並有結論定見, 且早已發表於: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2<一均只有三宮嗎?─民間七(勻孔)律之翻七調究竟是一均還是七均?> http://www.guanglingsan.com/thread-13511-1.html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1999-4<由日本味論倒因為果的『以上代勾』> 只是您多次表示只論律學,不論樂學、調學…… 乃無緣向您請教 我個人以為: 「翻七調」此論題, 只存在於「七勻孔律」此前題上 而既屬「七勻孔律」 則就只有七個音――連「勾」字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翻七調」所用的 總共就只有「同均」下的七個音――必無須 也不能配指、氣控 否則就脫離了事實
只以此(「七勻孔律」) 「同均」下的七個音所翻的七調――七工尺字調 當是七不同宮的七個不同音階 但在無全音/半音之別的七勻孔律下 此七個不同音階 本就已然形如同一音階了
而非需配指、氣控下 才勉強相同的同一(大調?)音階 (這當是國樂笛方才如此吧?!)
不但相當於燕樂四聲調的四(工尺)字調 (如南方的南管、潮調;北方的西安古樂、智化寺京音樂、五台山青 並不配指、氣控而只用同均七律 連崑曲界(及福建北管、東北鼓吹、兾南吹打 ……等吹打樂)相當於燕樂七律調的七工尺字調 也並不配指、氣控而只用同均七律 甚至連翻七調+借字的五調朝元 及翻七調+五調朝元的三十五調朝元 事實上也只用了同均七律
若然則您所謂的 需配指、氣控下 才勉強相同的翻出同一(大調?)音階 的翻七調 就屬脫離現實之論了
就算江南絲竹(或蘇南吹打……等)真是如此 但相對於更具歷史性的 眾多其它地方樂種 之並非如此 本就已然無其代表性了 何況江南絲竹也不見得就真是如此
譬如單應有勤即曾說: 他與一些名家才會用配指、氣控「翻七調」 民間和尚、道士所翻七調則只用同均七律
據我所知於此方面 您的意見似亦同此 若然就當以民間事實為準 又豈能反以(受國樂、西樂……影響的)名家為準呢?
劉勇博士且硬說: 民間名家: 獨奏時所翻的七調,有用配指、氣控 合奏時所翻的七調,則只用同均七律 ――因為在七勻孔律下 其他樂器都只有同均七律、也就都只能用同均七律 (連「勾」也不得不改用(低半音)「上」字了) 則就算笛、管、嗩吶能用配指、氣控 吹出七均十三律來 又如何能與其他樂器相合呢? 或云:其他樂器又如何能與笛、管、嗩吶相合呢? 笛、管、嗩吶又如何能自顧自的 用配指、氣控吹出七均十三律 來翻七調呢! 單由此就已然可知非是了! |
|
![]() |
發表回覆 ![]() |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