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傅玄〈琵琶賦〉 |
發表回覆 ![]() |
發表人 | |
Lin.C.S ![]() 高級會員 ![]() ![]() 註冊時間: 2001 Oct 15 狀態: 離線 積分: 512 |
![]() ![]() ![]() ![]() 發表: 2013 Apr 20 9:36am |
關於傅玄〈琵琶賦〉
林江山 傅玄〈琵琶賦〉是研究琵琶史必讀的一篇文獻,目前我們所引用的版本,出自清代嚴可均輯的《全晉文》,其前身是明代張傅輯的《傅鶉觚集》。傅玄〈琵琶賦〉包含本文和序早已散佚,後世是根據各書所節錄的殘段,重新集結彙編而成。序文其實是唐代杜佑《通典》琵琶條文的借用。而在本文當中有兩段殘句,即「控脩柄以布柱,轉四時而發機」、「然後眾弄雜會,六引遞奏,纖弦振舞,迅手繁騖」。 最近研讀《初學記》時,發現「中虛外實,天地之象也;盤圓柄直,陰陽之序也」這一句原來是出自本文,不應該在序文當中,因此《通典》琵琶條文中的「今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之象也;盤圓柄直,陰陽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絃法四時也」也是來自本文,引句更為完整,將這一句結合兩段殘句,馬上產生前後語意的連貫關係。 結合後,本文如下: 今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之象也;盤圓柄直,陰陽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絃法四時也。控脩柄以布柱,轉四時而發機。然後眾弄雜會,六引遞奏,纖絃振舞,迅手繁騖。 素手紛其若飄兮,逸響薄於高梁;弱腕忽以競騁兮,象驚電之絕光。 飛纖指以促柱兮,創發越以哀傷;時旃搦以劫蹇兮,聲撽耀以激揚。 啟飛龍之秘引兮,逞奇妙于清商。 哀聲內結,沉氣外澈;舒誕沉浮,徊翔曲折。 秦琵琶(阮咸)的音箱是「中虛外實」,樂器的形狀是「盤圓柄直」,品柱的數目是「柱十有二」,絃數是「四絃」。「控脩柄以布柱」是指左手在琴桿上的按絃,「轉四時而發機」是指調好音後準備演奏。「然後眾弄雜會,六引遞奏,纖絃振舞,迅手繁騖」是演奏狀態的描寫,整段語意前後連貫。 將序文中原本屬於本文的這一段抽出後,剩下的就是沈約《宋書》的琵琶條文。至於傅玄序文的原貌該是如何?只能問傅玄了。目前只能推斷,沈約《宋書》的琵琶條文是最接近於傅玄序文原貌的。沈約《宋書.樂志》〈琵琶〉條文:「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取其易傳於外國也』。《風俗通》云:『以手琵琶,因以為名』。杜摯云:『長城之役,絃鼗而鼓之』。並未詳孰實。其器不列四廂」。 |
|
林江山
|
|
![]() |
發表回覆 ![]() |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