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凌純聲堪稱國樂演奏大家 |
發表回覆 ![]() |
發表人 | |
系統管理員 ![]() Admin Group ![]() ![]() 註冊時間: 2010 Jan 28 狀態: 離線 積分: 723 |
![]() ![]() ![]() ![]() 發表: 2009 Jul 31 2:59pm |
凌純聲堪稱國樂演奏大家 陳正生 (上海藝術研究所)(2009/07/31) 凌純聲,如今搞民族音樂的人——包括一些著名的專家,很少有人知道他。這不僅是因為他於大陸解放前夕就去了台灣,更主要的是他很早就轉向於民俗研究。近年有人注意到他,乃是因為他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重要民俗著作:《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凌純聲是世界著名的民俗學家、地理學家。《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是一部民俗學著作,其中收錄了赫哲族的音樂。從道理上來說,一部著作收有幾首樂曲本不足以為奇,而此書中的幾首民歌何以卻引起大家的注意?原來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音樂普遍使用工尺譜,而這一部民俗學的著作卻用的是五線譜。凌先生赴台以後所從事的全都是地理學研究,已不再搞民族器樂演奏,當然也就沒人注意他的音樂天賦了。 對於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曾經活躍過,而建國後不再有消息的幾位民族器樂演奏家,例如蔡金台、凌純聲,筆者曾花費過一些時間尋覓。當我知道1949年前蔡金台去了台灣,我曾向台灣樂友打聽過,可就是沒人知道;須知,他不僅是樂林國樂社的社長,也是衛仲樂先生的琵琶啟蒙人。近期從網上看到蕭梅《不該忘卻的里程碑——<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方知凌純聲建國以後的去向。 蕭梅的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蕭梅又說:
現在看來,大陸和台灣的學者一樣,對凌純聲的民族器樂演奏的造詣不甚了了。實際上凌純聲堪稱民族器樂演奏家。他精通多種民族樂器演奏,也確實是劉天華的二胡弟子。 凌純聲南京東南大學畢業後就來上海,曾與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吳夢飛一起,擔任當時上海著名的浦東中學國樂隊導師。關於凌純聲的民族樂器水平,可舉兩場音樂會以示一般。 1926年1月3日(星期天),浦東中學曾在南市的職工教育館(現今的文廟)舉辦過國樂演奏會。這次演奏會,24歲的凌純聲可謂出足風頭。演奏會上,除學生樂隊的合奏《處女吟》、《春日凝妝》和《歡樂歌》而外,特邀的演奏家和國樂隊導師的節目佔據了大頭。特邀的節目有鄭覲文50弦大瑟獨奏由古琴曲《梅花三弄》改編而易名的《壽陽宮》,汪昱庭琵琶獨奏他自己由《潯陽琵琶》改編的《潯陽夜月》,樂隊導師吳夢飛也只獨奏了《十面埋伏》一曲,可凌純聲卻不一樣。他用笙獨奏了《秋夜孤雁》和《梟鳴嫠泣》二曲, 用琵琶獨奏了《漢宮秋月》,還用二胡獨奏了劉天華先生的《病中吟》(原先還擬奏《月夜》),並由童致鹹(之弦)操琴、他吹簫合奏了琴曲《秋江夜泊》。此處的笙獨奏曲《梟鳴嫠泣》,可能取自蘇東坡《前赤壁賦》的意境,我更懷疑這兩首笙曲乃是凌純聲所作。凌純聲在滬期間,還與童之弦合編了用工尺譜、簡譜、五線譜合一的戲曲譜《霓裳羽衣》,由吳梅校,192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凌純聲赴法留學以後,於1928年下半年同留法的一些精熟絲竹者組織了「中國音樂會」,並於1929年5月在巴黎濟美博物館舉行了首場中國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中凌純聲除參加了兩檔絲竹合奏外,並用古琴獨奏了(《關山月》)、笙獨奏《秋夜孤鴻》和琵琶獨奏《漢宮秋月》。 至於凌純聲向劉天華學二胡的事,這不僅有他1926年初就演奏《病中吟》、《月夜》的記錄,從凌純聲的籍貫中亦可得到線索。1921年暑假,劉天華在江陰組織暑期國樂研究會,教授《病中吟》、《月夜》和《空山鳥語》等曲。凌純聲所居住的是江蘇武進縣,前往鄰縣學藝也不該是奇怪的事。 凌純聲與吳伯超乃是同鄉,都是劉天華的弟子,《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書備受劉復的重視,幾位之間對譜進行切磋又何足為怪?由此可知,認定凌純聲只懂古琴的簡字譜而不懂五線譜的結論,未免太武斷了吧? http://suona.com/people/20090731.htm |
|
![]() |
|
賢琴藝致 ![]() 高級會員 ![]() ![]() 註冊時間: 2001 Nov 08 狀態: 離線 積分: 846 |
![]() ![]() ![]() ![]() |
凌純聲教授與邵族少女合影
quote: |
|
賢琴藝致tosaint.com + 胡琴設計huqin.com =【胡塤阮語揚柳琴。琶笛箏鳴簫嗩笙】
|
|
![]() |
發表回覆 ![]() |
|
Tweet
|
論壇跳轉 | 論壇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發表回覆 您 不能 刪除本人發文 您 不能 編輯本人發文 您 不能 在此發起投票 您 不能 在此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