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曲授權模式 | 提供樂譜(作曲家) | FAQ(演奏者) |
| 00-50s | 1960s | 1970s | 1980s | 1990s |
金蛇迎春(管樂合奏) 孫沛元 編曲(2015) 樂曲解說: 本曲採用了以民間樂曲「倒八板」為基礎的《金蛇狂舞》(聶耳曲),並加入「老八板」(南方稱為老六板)為素材的變奏段......
廟埕的鼓吹聲(孫沛元 2015曲) 曲意解說: ----------------------------------------- 老人在廟埕的榕樹下述說著往事,逐漸進入回憶的畫面之中....有進香繞境的信......
桃花過渡(吹打樂) 孫沛元 編曲 (2015) 「桃花過渡」原為民間傳統陣頭,演唱的曲調為車鼓調,深受民間喜愛。其旋律輕鬆、活潑,充滿愉悅逗趣的氣氛。 此曲乃依據一般中......
《草螟弄雞公》(孫沛元 編曲) 草螟仔,就是蹦跳自如,動作靈敏的蚱蜢,比喻年輕的少女,而雞公則是形容動作有些笨拙-卻愛鬥小蚱蜢的老翁,這首恆春民謠和桃花過渡一樣,都是逗趣的調戲情歌。
山地歌舞(吹打樂) 孫沛元 編曲 (2013) 樂曲採用了「泰雅古調」,「高山青」,「杵歌」三首原住民歌曲作為素材,採用吹打樂的型式編寫而成。透過吹管樂的高亢嘹亮音色以及打擊樂......
鳳陽花鼓 (嗩吶二重奏) 孫沛元、孫沛立曲(1994) 此曲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鳳陽花鼓』旋律為素材,改編發展成為嗩吶二重奏,樂曲創作於1994年10月。以高音嗩吶和中音嗩吶分別代表鄉下的小姑娘及年輕小伙子,來進行問答與對......
丟丟銅(吹打樂) 孫沛元 編曲 (1995編/2001修訂) 「丟丟銅仔」此曲雖為人所熟知,但關於其來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當年開發蘭陽地區時,宜蘭人民在吳沙......
金蛇狂舞(吹打樂) 聶耳 曲 孫沛元 改編(2010) 此曲為聶耳先生於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而成,熱烈歡快,是一首家喻戶曉的節慶音樂,廣泛流傳於民......
七字調隨想 (C調嗩吶獨奏)孫沛元1992曲 2009修訂 台灣歌仔戲包含了許多富有特色的曲調,其中的『七字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可以說只要聽到了『七字調』,自然會融入整個歌仔戲的情境中。此曲採用了『七字調』的架構及素......
版本: 網站下載系統專業繁體版2.0!管理專區